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问题。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数量的快速增长,首批新能源汽车的电力电池已达到使用寿命末尾。第一个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已经到来,但是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已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2015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快车道的起点。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量仅为75,000辆。一年后,这两个数字均超过33万辆。从2016年到2018年的年度,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销量同比增长了50%以上,使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突破280万。根据早期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约为5年,这些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已处于“退役”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曾说过,这些“退休”动力电池利用有价值的资源。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成为环境污染的风险,并且逐渐突出了电池回收使用问题不容忽视。辛国斌说:“动力电池退役后,如果处理不当将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并造成资源浪费。”
尽管前景光明,但当前的动力电池回收呈现出高价的人得多。小作坊是正确的情况。“尽管该政策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责任,但退役的电池流向受到更多价格导向的影响,并且行业缺乏回收企业的访问管理。一些操作灵活,规范性差的小作坊式公司经营成本较低。他们在报价方面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导致退役电池的比例流入灰色产业链中,并且正规企业电池回收遇到了很多困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胜基此前曾表示。
为了确保电池回收,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8年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汽车制造商承担电力储能的主体责任。电池回收今年3月5日,“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系统的建设”首次出现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技术部制定2020年法规工作计划》,将加快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的审查或起草。包括“电动汽车综合使用管理措施”在内的8个项目。
“谁污染谁处理”是污染防治领域的基本原则,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和处置领域也不例外。黄山说,从目前的角度来看,电池制造商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公司,梯次利用企业和再生使用公司的一系列链条已基本完善。在加强业务责任的同时,关键是要让市场发挥作用。“例如,我们提到的整体电池追踪能力也可以看到其用途。到“退休”之后,电池供应商或专业的电池回收公司可以将其用于处理,但处理能力现在达到一个阶段实际上是不好的评估。最大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实际上,今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非常火爆,表明市场正在发挥作用。一旦经济产生,企业和技术将不断投入到这一领域。”一旦发生经济性变化,公司将继续投资于该地区。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退役总数在2020年约为20万吨,到2025年的这一数字将上升至78万吨。“根据6至8年的寿命,我国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退役数量将逐年增加。尽快出台新政策对解决电力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专职副主席王敬忠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
在梯次利用方面,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的预测,“十四五”期间,储能行业将保持年均复合增长57%。光大证券预计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内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 9月下旬,2021首届废旧锂电池回收技术交流会暨废旧电池回收工艺培训将在天津举行。此次培训内容为“废旧电池评估,废旧电池运输及储存,废旧电池拆解及预处理工艺,废旧电池回收国家标准解读”。参与企业涵盖国内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电池企业、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废旧电池回收预处理企业、废旧电池回收综合利用企业、设备制造、检测机构等企业从事废旧电池评估、仓储管理、回收工艺的高管、经理及操作工程师。
■ 此次项目培训分别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支持;电池联盟,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电池专委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委会主办;北京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和华杰永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协办;北京智泽瑞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倒计时26天
电池联盟更多福利